~課程篇~
活動名稱:客家八音
活動意義:讓學童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中國傳統音樂,傳承保留自己在地本身既有的音樂藝術。
教學人員:和成八音團
活動地點:霄裡國小圖書室、中廊
活動內容:
1.介紹客家八音、傳承講古
2.示範樂器-鑼、鈸、鼓、手鑼
3.排隊體驗
![]() |
袁團長與小朋友大合照,像是多了許多小徒弟 |
活動名稱:藍染DIY
活動意義:
1.引導學童認識八德附近地區。
2.結合鄰近地區三峽藍染文化,並豐富浣衣空間的藝術使用,提高文化層次。
教學人員:三峽染工坊-王文龍
活動地點:石母娘娘浣衣空間
活動內容:
1.說明藍染的起源、方式、原料
2.步驟示範教學:折、綁、浸
3.分組進行浸泡藍染重複約3、4次
4.成品完成晾乾
![]() |
![]() |
洗布 | 晾乾 |
活動名稱:水墨書法
活動意義:將中國傳統藝術-書法,移至傳統祠堂書寫,製造書香氣息,並透過磨墨等步驟,讓學童了解水與墨的關係,增添書法的趣味性。
教學人員:吳世光、林木勝
活動地點:吳家至德堂
活動內容:
1.介紹書法、文房四寶
2.磨墨
3.老師示範寫字
4.學童練習寫字
![]() |
![]() |
老師親自教學 | 學員各自練習 |
活動名稱:靈泉試茗
活動意義:讓學童認識茶的文化,並藉由泡茶,引導學童了解待客之道。
教學人員:總幹事 吳世光
活動地點:吳家至德堂
活動內容:
1.介紹茶的文化、認識茶
2.動手泡茶(由家長及隊輔操作)
3.認識如何品茗
![]() |
![]() |
學員嘗試泡茶 | 學員品茶 |
活動名稱:浣衣體驗
活動意義:讓學童藉由洗衣服接觸生活中的水文化,並了解浣衣空間的用水倫理。
教學人員:志工:謝金妹、吳碧欽、陳秀香、陳寶珠、陳寶珍
活動地點:福山宮浣衣空間(1號池)
活動內容:
1.介紹洗衣服的演變
2.浣衣示範
3.學童實際操作
![]() |
![]() |
使用浣衣池 | 把衣服晾在農田旁邊 |
活動名稱:霄裡國小導覽
活動意義:由社區居民的口述歷史,認識家鄉的過去,將地方故事傳承下去,並針對水產養殖所的遺跡做更完整的解說。
教學人員:導覽志工 宋寶花
活動地點:霄裡國小及週遭
活動內容:
1.介紹霄裡國小的特色景觀
2.介紹水產養殖所的遺跡
![]() |
![]() |
介紹霄裡國小的歷史 | 介紹霄裡國小的歷史 |
活動名稱:阿公的掃把
活動意義:早期傳統農家善用資源的習慣及節儉勤勉的風氣,在現代社會更需發揚光大,並將稻草製成日常用品的技藝保留下來。
教學人員:社區耆老 何清泉
活動地點:霄裡國小圖書室、竹霄里活動中心
活動內容:
1.掃把的故事
2.講解稻草掃把製作步驟
3.稻草掃把動手做
![]() |
![]() |
學員遵照老師的步驟邊掃把 | 掃把跟學員們一起合照 |
活動名稱:大地焢窯
活動意義:貼近土地,拉近人與土地的密切關係,.父母童年的回憶,讓孩子繼續延續下去,製造親子共同的記憶。
教學人員:社區居民們
活動地點:霄裡國小前閒置田地
活動內容:
1.堆窯
2.焢窯
3.開窯
![]() |
![]() |
學員們一起堆窯 | 嘗試搧風來加快焢窯的速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