適逢母親佳節,桃園縣八德市霄裡地區有座250多年的石母娘娘廟,相傳吳姓祖先找水源時,發現這塊大石閃耀、散發著母性光輝,於是就供奉為石母娘娘。每年農曆4月8日是石母娘娘生日,這一天,祂的「義子」們都會回來祭拜,並將紅線、銅錢重新過火。因此,特別將石母娘娘生日與母親節結合,舉辦石母孝親暨客家體驗活動,現場將以會說客語的稻草人迎賓,結合展示及體驗區,讓大家共享竹霄社區內多處寶貴的人文資產及自然景觀的資源,因此於100年5月8日(日)8點30到11點30,並以石母娘娘浣衣空間場域(八德市霄裡里霄裡路160巷吳家至德堂旁)為活動場地。
本次活動由石母娘娘管理委員會主辦,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陳其澎研究室協辦,目的乃是希望透過居民自發性的發起舉辦,另配合中原大學的協助辦理,體現社區自主營造之初步成果,也讓八德霄裡地區附近的居民可以體驗參與傳統客家文化。
其當日之活動流程如下:
時 間 |
內 容 |
地 點 |
備 註 |
8:30 ~ |
開場,長官致詞 |
石母娘娘祠 |
來賓致詞、陳其澎老師 |
8:30 ~ 9:00 |
稻草人拜石母 |
壘石步道區 |
客語介紹早期節慶生活 |
9:00 ~ 9:10 |
石母娘娘千秋典禮 |
石母娘娘祠 |
開啟典禮 |
9:10 ~ 9:30 |
“換縴” |
石母娘娘祠 |
石母最愛的ㄉㄧ ㄉㄚ粄 |
9:30 ~ 10:00 |
現做客家米麻糬 |
客家小屋旁 |
操作示範、過程體驗 |
10:00 ~ 11:00 |
客家山歌饗宴 |
浣衣平台 |
山歌對唱現場演出 |
11:00~ |
品嚐客家湯圓 |
客家小屋旁 |
休憩賞景、自由活動 |
12:00~ |
賦歸 |
1.稻草人拜石母
這次石母娘娘生日,主辦單位這群志工,利用晚上與假日時間,做稻草人來增加石母娘娘生日的熱鬧性和創意性。起先客家人的稻草用途很多,可以做田裡的肥、菜園蓋菜秧,做成草結當材燒、做草堆、冬天時放在草蓆下取暖。這次用稻草做稻草人是表達客家人的巧思和變化的想法。
會說客家話的稻草人
2.石母娘娘千秋活動
請示石母娘娘這次活動內容,之後會有眾信徒和義子義女們獻上祭品,祈求石母娘娘保佑他們身體健康,事事順利。
石母娘娘廟
石母娘娘廟上的燈籠
3.換縴
以前的人都用客家粄當祭品去換縴,保佑小孩身體健康和比較好帶,現代人因為工作較繁忙,且人口外移所以較少人做客家粄來拜,大多都以水果、三牲做為祭品。
4.客家食米體驗與品嘗
活動現場會有準備客家麻糬與湯圓的實作體驗,讓大家可以了解傳統客家米食之製作過程。
搗完麻糬再來吃湯圓
5.客家山歌
會中將邀請龍興社區的胡琴班表演客家弦鼓演奏,另外則請當地的客家人演唱不同曲調的客家山歌表演。
客家山歌歌唱比賽
這次的活動主要是由居民發起的「民眾參與式活動」,因此其投入的居民志工(將近20位),皆為主動參與,利用晚上與假日的時間,進行場地的佈置以及各項活動的籌劃,活動當天居民參與的情形相當踴躍,約有200人參與此次活動。另外也經由報章媒體與網路的擴大宣傳,使得居民參與的活動成效,展現在大家的面前。因此未來的社區事務,亦將以社區居民自主性為基礎,以持續推動後續的社區永續發展。
更多更精彩的照片放在相簿中,歡迎點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