霄裡在地故事─訪問呂先生(網室栽植)
n 時間:2009年7月8日
n 地點:網室栽培
n 訪談對象:呂先生
n 訪談人員:唐承宇、連富祥
n 目的:與霄裡從事網室栽植的師傅學習,並實地的查看網室的特色與建造方式,還有透過訪談了解網室的優點。
n 主題:
- 什麼是「網室栽植」,要如何將棚子架起?如何將帆布蓋在架子上頭?
- 「網室栽植」的用途為何?要如何管理?
- 「網室栽植」與八德的關係?
- 使用「網室栽植」的特色?無毒?
- 「網室栽植」種植的葉菜類有哪些?
n 訪談內容:
l 「網室栽植」的棚架結構
首先「網室栽植」的棚架,是有學問的。一般必須先要挑好地點,如:水源地、交通、市場需求都要考慮進去,像是八德霄裡,水源乾淨充沛,交通網四通八達,再加上離北部市場近,是「網室栽植」的優越條件。等到地點選定後,會先將整片土地做一次整理,並抓出直角,延伸出去呈一長方形,把要植栽的面整理平正,並在兩旁開挖排水溝,用好後,使用皮尺量測出棚架寬度,一般正常寬度為18台尺﹝1台尺=30公分﹞。距離量測完成後,兩邊會開始打基樁,基樁通常為鐵製圓管呈直桿狀,一般長度為8台尺,要打至深度3台尺,剩下部份為5台尺。等基樁完成後,接著將彎弓彎成理想弧度﹝彎弓原本為一直長鐵製圓管,要使用機器來彎折﹞,接在基樁的街頭上,即完成一個棚子的骨架。
|
「網室栽植」基樁與彎弓接合處 |
待所有骨架都組裝完成後,內部作業即要展開,其中以上帆布,及安裝灑水器較為重要。帆布要蓋的好,通常要三個人來作業,兩邊各一位,棚頂一位,過程中不能馬虎,帆布與骨架間一定要緊實密合,如此才能有效抗雨勢抗風力。灑水器安裝水管一定要筆直,且灑水頭一定要朝上,如此才可以有效噴灑。
|
「網室栽植」的棚架結構 |
l 「網室栽植」的用途及管理
「網室栽植」分為兩種種植方式
- 直接播種
- 培育幼株,再拿到現地種植。
兩者差別非常大,光是經濟效益,第2種就優於第1種,所以主題會注重於第2種的探討。
培育幼株是件大工程,首先要拿培養土,將穴盤的洞填滿,緊接著放入播種機來作業,由於科技的發達,播種技術已經完全自動化,不但節省了人力,更節省了時間。當播種機將種子植入穴盤,即可拿至「網室栽植」進行養育。
|
穴盤 |
|
全自動化播種機 |
一盒穴盤可以種植28株,一間「網室栽植」可以容納1000株,並要看氣候來灑水,以人工方式,大熱天要灑水次數要多,反之陰天要少,一個幼株發芽到移植工作天要十四天,一個月可以出到兩批,穴盤與地面要維持一個高度,通常為4台尺,主要是防止黃殼葉蟲來肯食菜株,待幼株發芽後,即可做回收。
|
穴盤與地面要維持一個高度 |
|
灑水情況 |
回收的菜株,要運到「網室栽植」的農地來做成長,農地要種植之前,要先曝曬,先施肥,再把土質打鬆,然後用耕植機來植入菜株,菜株成長期間大約要花十四天。由於可以有效控管,不但收成穩定﹝一個月兩次﹞,再加上時常更土,蟲子無法生長﹝蟲子繁殖週期要二十天﹞,賣像也可以大大提升。
|
耕植機 |
l 「網室栽植」與八德
因為八德是地理環境好,第一因為他離台北市近,不像南部要二次運費;第二颱風掃不到八德,因為桃園是盆地,有中央山脈阻隔環繞著,所以颱風不會重創桃園。
l 「網室栽植」的特色
- 病蟲害比較少,菜同一地點,蟲會聚集成長,收成時間快,蟲子會沒東西吃,自然會離開
- 抗天災﹝梅雨、颱風﹞,桃園地理位置優略,往往梅雨季、颱風影響較少
- 菜株下土成長期比較短,農藥使用比較少。一般直接栽植成長期要二十天至一個月,會遇上蟲子繁殖週期,故農藥使用量會較多。
|
沒經過「網室栽植」,受到蟲害情形 |
l 「網室栽植」種植的葉菜類
春夏
A菜、青江菜、莧菜、紅莧菜、小白菜、空心菜
秋冬
青江菜、大白菜、芹菜、波菜
一般直接栽植,夏天成長其較短,由於陽光充足,收成要25天;冬天則要40天才可以收成。使用菜株栽植不管夏天,冬天都可以減少10天以上的成長期。
l 結論
培育幼株,再拿到現地種植,經濟效益真的太高了,作業系統化,收成穩定,農藥使用量少,都勝於直接播種。如遇上台灣梅雨季或颱風,往往價格會水漲船高,一個月的波動價格戰,如使用菜株栽植可以收成兩次,等於賺了直接栽植的兩倍價錢,對所有務農人士,何樂不為呢?如發展成八德這地方的光觀休閒度假農場,相信是非常有淺力的。